10月30日,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“金辑奖”颁奖盛典在上海圆满落幕。瀚思通凭借旗下光波导专用LCoS PGU 2.0在AR HUD领域的卓越技术创新与前瞻性应用实践,荣获“2025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”。
	
	“金辑奖”由行业权威媒体盖世汽车发起,秉持“发现好公司·推广好技术·成就汽车人”的宗旨,致力于发掘具备领先技术优势、落地实绩突出、市场前景可观的优秀企业。历时200多天,超数百万人次参与投票评选,瀚思通从众多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,彰显其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卓越的市场影响力。
	
从几何光学到物理光学,LCoS重塑AR-HUD技术格局
长期以来,基于几何光学的传统 HUD 在虚像距离(VID)、视场角(FOV)与信息承载量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:若需更大 FOV 或更远 VID,系统光路与反射镜尺寸必须同步放大,导致体积难以控制。
LCoS 与光波导的结合引入了物理光学层面的解法:通过精确调控偏振与相位,结合微纳衍射结构与波导传输,实现高均匀度成像与空间光场扩展,同时维持小体积封装,从根本上缓解了传统方案的体积-性能冲突。
瀚思通最新一代基于光波导定制的LCoS PGU具备行业领先的4K级分辨率,支持色域饱和度sRGB超120%、2000:1高对比度与400lm超高亮度,在显示性能与光学表现上均处于行业前列。
依托LCoS技术与光波导的深度融合,瀚思通自主开发的LCoS光波导AR HUD实现了体积与性能的双重突破,助力开启座舱“米级巨幕”新时代。相较传统HUD方案,该产品体积支持缩小至四分之一甚至更小,同时带来更大的 FOV、更远的虚像距离与更丰富的显示信息,全方位升级座舱显示与交互体验。
瀚思通LCoS光波导AR HUD产品分辨率高达4K级,支持2000:1超高对比度与15000 nits超高亮度;并在紧凑空间中达成15°×6° FOV、20 m超远虚像距离及223英寸超大画幅,以领先的光学实力驱动车载显示形态的革新。
此外,LCoS光机在器件自主化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,其核心组件由瀚思通自研生产,具备高度国产化能力,不仅保障供应链稳定性,也为后续成本优化和规模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。
	
五年研创积淀,驱动光机性能跃
瀚思通于2020年启动LCoS光机研究,2021年进入预研阶段,经过多轮技术迭代与实测优化,2024年完成了平台级量产。技术历程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光学路径、算法驱动与系统集成的深度打磨。
从最初的0.37英寸720P、50流明,到如今4K分辨率、400流明、2000:1对比度的光机规格,瀚思通实现了性能的跨越式提升。在此过程中,公司攻克了偏振光处理、热管理及整机一体化等关键难题,形成十余项发明专利与完善的工程化验证体系。
目前,搭载瀚思通LCoS光机的光波导AR-HUD已完成多轮样机验证,正进入实车联调阶段,产品的性能表现与客户反馈均超出预期,标志着LCoS光机技术已具备从样机验证迈向产业化的能力。
产业转折在即,市场潜能无限
AR-HUD被视为智能座舱的关键交互入口,其战略地位正不断提升。随着自动驾驶与人机交互的融合加深,车内显示从“可视信息”正迈向“智能感知”。在此背景下,LCoS光机与光波导的结合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AR-HUD的核心技术路径。随着制造良率提升、光学工艺成熟及上游材料体系完善,LCoS+光波导方案的综合成本将持续下降,推动其逐步从高端车型向更广阔的中高端市场渗透。
据行业测算,未来三至五年内,AR-HUD装配率预计将实现数倍增长,而LCoS方案凭借成本与性能的平衡优势,有望成为主流技术方向。瀚思通的持续投入,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趋势的落地。
此次荣获“金辑奖·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”,不仅是对瀚思通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权威认可,更标志着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战略布局已进入关键阶段。
未来,瀚思通将继续深化LCoS光学引擎的性能优化与工艺成熟度,推动光波导AR-HUD实现量产化突破。同时,公司还将延展LCoS技术在光场屏、虚拟智驾伴侣、车窗投影等多维显示场景中的应用,构建以光学为核心的人车交互新生态。
在技术不断演进的浪潮中,瀚思通正以自主创新的坚实步伐,重塑汽车显示技术的未来边界,携手行业共同迈向更加智能、互联的出行新纪元。
